如图所示,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 N,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 N,同时有方向相反,大小均为F=1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和B上,有下列几种判断:
(1)A、B间的摩擦力为0; (2)A、B间的摩擦力为1 N;
(3)B和地面间的摩擦力为0; (4)B和地面间的摩擦力为2 N。
A.(1)(3) B.(1)(4)
C.(2)(3) D.(2)(4)
如图3-2-15所示,A、B是两个相同的轻弹簧,原长都是10 cm,劲度系数k=500 N/m,如果图中悬挂的两个物体质量均为m,现测得两个弹簧的总长为26 cm.g取10 N/kg,则()
图3-2-15
A.m=3 kg B.m=2 kg C.m=1.5 kg D.m=1 kg
如图3-2-14所示,静止的弹簧秤的两端同时受到大小都为4 N的力F1、F2的作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图3-2-14
A.0 | B.4 N | C.8 N | D.无法确定 |
如图3-2-12所示,一根直棒放在台阶上,Fa、Fb、Fc、Fd分别表示A、B两点可能的弹力方向.其中Fa、Fc是竖直向上,Fb、Fd垂直于棒的方向斜向上.其中正确表示棒上A、B两点所受弹力的有()
图3-2-12
A.Fa、Fc B.Fb、FcC.Fa、FdD.Fb、Fd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变微小时,弹力很小 |
B.形变量越大,弹力就越大,弹力大小总是与形变量成正比的 |
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
D.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
关于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 |
B.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的形状改变叫做弹性形变 |
C.物体在外力去掉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
D.任何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都发生形变,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