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一颗绕月运行探月卫星“嫦娥1号”,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80,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A.0.4km/s | B.1.8km/s | C.11km/s | D.36km/s |
如图所示,两个带等量正电荷+Q的点电荷a、b,固定在相距为L的两点上,在它们连线的中垂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c以某一速度沿平分面某一方向射出,则带电粒子c可能做的运动是(不计粒子的重力)
A.匀速直线运动 |
B.匀速圆周运动 |
C.匀变速曲线运动 |
D.以O为平衡位置在一直线作往返运动 |
一圆弧形的槽,槽底放在水平地面上,槽的两侧与光滑斜坡aa′、bb′相切,相切处a、b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槽与斜坡在竖直平面内的截面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斜坡aa′上距水平面ab的高度为2h处沿斜坡自由滑下,并自a处进入槽内,到达b后沿斜坡bb′向上滑行,已知到达的最高处距水平面ab 的高度为h;接着小物块沿斜坡bb′滑下并从b处进入槽内反向运动,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A.小物块再运动到a处时速度变为零 |
B.小物块每次经过圆弧槽最低点时对槽的压力不同 |
C.小物块不仅能再运动到a处,还能沿斜坡aa′向上滑行,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h |
D.小物块不仅能再运动到a处,还能沿斜坡aa′向上滑行,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定初速度从倾角=370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 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随高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g ="10" m/s2,sin370 =" 0.60" ,cos370 =" 0.8" 。则
A.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 ="10" m/s2 |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C.物体的质量m=0.67kg |
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k=10J |
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A、B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B图线(t1时刻A、B的图线相切,t2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
A.t1时刻,弹簧形变量为
B.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弹力做的功少
C.从开始到t2时刻,拉力F逐渐增大
D.t2时刻,弹簧形变量为0
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个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速率v2沿直线向左滑向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速度为v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v1= v2时,才有v2′= v1 |
B.若v1< v2时,则v2′= v1 |
C.若v1> v2时,则v2′= v1 |
D.不管v2多大,总有v2′= v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