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李丽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事渲染,传遍了校园每个角落。 |
B.星期天上午,涟城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地涌入科技馆。 |
C.新的初中语文教材经过改头换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学生欢迎。 |
D.王强参加男子200米预赛,听到发令枪响,就像惊弓之鸟一样飞跑。 |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把“的原因”去掉) |
B.我们要下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将“把”改为“使”) |
C.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从”改为“以) |
D.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把“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去掉)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时,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当刚钻出地面的麦苗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时,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在冬季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家人们亲切地聚集一堂,围炉而坐,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看电视,从容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A.选段中把“阳光”比喻成“璀璨的钻石”,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明亮耀眼。 |
B.选段中把“麦苗”拟人化,用它们“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麦苗在冬雪的保护下,安静而舒适地生长的样子。 |
C.选段中运用“当……时”的排比句式,语气连贯地写出各种景物的变化,表明了冬天到来时的美好情状。 |
D.“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了家人们围炉而坐,欢度冬夜时那发自内心的快乐。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托他买两本书——《呐喊》和《彷徨》,他满口答应了。 |
B.他感激地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会一事无成”。 |
C.看到招生简章,他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暑期养生文化讲习班》。 |
D.中秋节的月饼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月春风里摇曳的青草嫩尖,柔软的扫帚草丛,①,②。究竟是为什么踏上了脚下这块沉默而坚硬的土地的呢?
A.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
B.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
C.①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
D.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
②让他轻轻地漂浮,又让他深深地沉醉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多看看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点自知之明的态度,就会在前进道路上少跌跟头。 |
B.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歇斯底里,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
C.读书时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
D.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思新奇,工艺精美,堪称无与伦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