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7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图18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     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2)填表2比较D、E两地7月降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表2

 
D地
E地
降水差异
   
     
形成原因
   
      

(3)A、B、C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从A→B→C,气候的    (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    
(4)意大利西西里岛(图17中乙处附近)的埃特纳火山自2011年以来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图18中的       环节(填字母)、       (填数字序号);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解释该地火山频繁喷发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黄山对外交通景观图及材料,并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黄山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附近景点难以雷同,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瑰宝。黄山东邻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沪、宁、杭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相距不远;北部是九华山风景区;西部是庐山风景区;东部有千岛湖风景区、杭州西湖,这些风景区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成为是增加客源的对象。皖赣铁路横穿黄山市,公路畅通,徽杭高速已全线通车,黄山机场扩建,增设了许多了国内外航班,大大方便了游客们的出行。
(1)要想观赏到变幻莫测的黄山云海,最佳季节为,最佳天气是
(2)在游览黄山四绝中的“怪石”时,怎样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3)黄山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1990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4) 试对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读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按旅游资源类型,图中A为景观,B为景观。
(2)按旅游资源价值看,A以价值为主,B以价值为主。
(3)黄山的日出、云海奇观,对匆忙的游客如同幻影,说明旅游观光应注意把握
(4)C、D两地,能体会“人在画中游”佳境的是,能达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又一村”意境的是

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春旱严重的自然原因。
(4)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11月8时49分38.6秒,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截至26日11时55分,九江县死亡6人,伤247人,倒房8000余间,损房2.9万余间……瑞昌死亡6人,受伤130余人,倒房500余间……湖北有2人死亡……
材料二:江西九江地震示意图
(1)地震烈度的大小同和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地质构造和有关。
(2)有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B.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C.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3)地震发生时,九江、南昌、长沙震感较轻的是______,主震震级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在教室里当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听说地震,夺路逃命 B.遵守纪律,坚持上课
C.下楼不及,纵身跳楼 D.双手抱头,有序撤离
(5)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台风   B.地震   C.火山   D.滑坡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原因。
(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
(4)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