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监察谏议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监察制度是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制度,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
| B.隋唐时期的门下省主义职能是监察和谏议 |
| C.这种制度在防止腐败、低效,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 D.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权力,防止决策失误 |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普罗泰格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
应是
| A.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 B.是否民主和强盛 |
| C.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 D.是否有“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
|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或法治 |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的头版新闻可能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
| C.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 D.杂交水稻南优二号首次培育成功 |
怀素曾这样描述一种书法形式“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当时擅长这种书法的人物是
| A.王羲之 | B.张旭 | C.柳公权 | D.颜真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