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交家凌青有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 但悲港岛易英徽 前仇旧恨今尽雪 只缘华夏已腾飞 ”诗中没有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 B.签订《南京条约》 |
C.签订《马关条约》 | D.香港回归 |
李鸿章说:“比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以下活动最能体现上思想的是( )
A.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C.创办轮船招商局 |
D.创办福州船政局 |
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
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该诗所描写的工具()
A.用于农田犁耕 | B.借助水力鼓风冶铁 |
C.便于交通运输 | D.利用水力灌溉农田 |
下列制度中旨在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A.西周实行“封邦建国” | B.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 |
C.宋代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 D.清朝设立军机处 |
史载:“丞相旧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帝本欲依之,迫于太尉、司空,但为东西门耳。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这段史料最可能出自()
A.《后汉书》 | B.《宋史》 | C.《明史》 | D.《清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