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0—9这些数字,这些数字的发明者是
| A.古埃及人 | B.古阿拉伯人 | C.古印度人 | D.古罗马人 |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下列事件不符合这一结论的是 ()
| A.罗斯福新政 |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C.中国的改革开放 | D.日本的明治维新 |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年份(年) |
1976~1980 |
1981~1985 |
1986~1989 |
1990 |
| 社会总产值 |
4.2 |
3.3 |
1.8 |
-2 |
| 国民收入 |
4.3 |
3.2 |
1.0 |
-4 |
| 劳动生产率 |
3.3 |
3.1 |
-3 |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 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
| C.东欧剧变的影响 | 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
| A.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 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 |
| 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 D.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 |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
| A.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 |
| B.苏俄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 |
| C.苏维埃政府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 |
| D.新生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