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 )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下列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aCl2、NaOH、KNO3、Mg(NO3)2 | B.FeCl3、H2SO4、KCl、NaNO3 |
C.NaHCO3、KCl、NH4NO3、Na2SO4 | D.Mg(NO3)2、Na2SO4、NH4Cl、KNO3 |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丙 |
B.升高温度,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
C.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D.使乙物质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某气体混合物由H2、N2、CO和CH4中的两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点燃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H2SO4和NaOH溶液,结果两溶液的质量均有增加。则该混合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A.N2和CO | B.H2和CO | C.N2和CH4 | D.H2和CH4 |
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①、②分别与④、⑤反应均能形成与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 |
B.上述粒子间能形成AB型、AB2型、A2B型化合物 |
C.上述粒子形成化合物前后,质子总数、电子总数均发生改变,而质量不变 |
D.上述粒子形成化合物前后,在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均不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