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氧气 B氮气 C氢气D天然气 E石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是 ;②可用于医疗急救的物质是 ;
③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④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⑤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是______ 。
(2)下图是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按要求填写:
健康饮水新概念
饮水质量好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矿物质水含钾.镁等游离态矿物质元素,补充人体所需,让身体保持健康与活力。喝的健康,生活更健康!
主要成分:钾离子:1.0-27.0 mg∕L 氯离子:1.0-24.0 mg∕L
镁离子:0.1-5.0 mg∕L 硫酸根离子:0.4-20.0 mg∕L
①用离子符号表示出其中的一种阳离子 ;②表示出二个硫酸根离子 ;
③矿物质水的主要成分是水,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环境就是民生”。煤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生态环境。我市正逐步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作燃料,请回答:
(1)把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
(2)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后,空气中污染物明显减少的有 (填一种)。
(3)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 。
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大体上经历了如图1所示几个阶段。
(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叫 ,这样得到的是“粗盐”,不仅含有泥沙,还含有Ca2+、SO42﹣、Mg2+等为去除三种杂质离子,可向粗盐水中依大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将溶液调至中性。
(2)氯碱工业基本流程(图2):
由图示可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海水提镁流程:
,写出其中任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取氯化镁历经 a、b两步转换的目的是 。
(4)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 (填字母)。
A.过滤法 B.沉淀法 C.多级闪急蒸馏法 D.分解法
已知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品牌膨松剂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氨气水溶液呈碱性
②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可做气体吸收剂;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依次连接A、C、D装置,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通过观察到 、 现象可以证明该膨松剂中含有NaHCO3和 NH4HCO3两种物质。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 。
【拓展探究】为进一步确定该品牌膨松剂中 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同学们取两份等质量的该品牌膨松剂样品,利用图提供的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测得数据 |
实验1 |
将其中的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B、C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 |
装置C增重1.98g |
实验2 |
将另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C、B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 |
装置B增重0.34g |
基于以上实验数据分析,该品牌膨松剂中 NaHCO3和 NH4HCO3的质量比是 。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以上拓展探究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是 (答一条即可)。
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试管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
B.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C.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
D.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
(3)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则试管④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 (写化学式)。
(4)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①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写 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 |
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夜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5)在上述(4)的实验探究中,步骤1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 。
如图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收集和性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
(1)指出B装置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小红利用图中F装置进行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得到的红色粉末是什么?
查阅资料:Cu2O是红色,易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假设】红色粉末是①Cu②Cu2O③
【设计实验】小明设计如下实验验证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2O: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红色粉未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
|
红色粉末中含有Cu2O |
【实验反思】小明设计的实验无法证明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