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发现有一对分子A和B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如图所示,从而形成一个“类双星”体系,并且发现此“中心”离A分子较近,这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用r表示.已知当r=r0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为零.则在上述“类双星”体系中,A、B两分子间有( )
A.间距r>r0 | B.间距r<r0 |
C.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 D.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 |
如图是某电场电场线的分布图,其中a、b是电场中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的场强比b点的场强大 |
B.a点的场强与b点的场强一样大 |
C.同一个点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比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大 |
D.同一个点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与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一样 |
如图所示,有三个电阻,已知Rl:R2:R3=1:3:6,则电路工作时,电压Ul:U2为()
A.1:6 | B.1:9 | C.1:3 | D.1:2 |
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两板的中线进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内,恰好沿下板的边缘飞出.已知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板间电压为U,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粒子通过平行金属板的时间为t,则()
A.在前![]() ![]() |
B.在后![]() ![]() |
C.在粒子下落前![]() ![]() |
D.在粒子下落前![]() ![]() |
一正电荷从电场中A点由静止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它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B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图中的()
关于电势和电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也越大 |
B.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电量越大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 |
C.在正点电荷电场中的任意一点处,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
D.在负点电荷电场中的任意一点处,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