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
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 |
B.实验②和③的![]() ![]() |
C.增大![]() ![]() |
D.增大![]() ![]() |
下列图像与所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室温下,用0.1 mol•L-1的氨水吸收HCl气体时,溶液中的粒子浓度随HCl体积的变化。实现表示c(NH3·H2O),虚线表示c(NH4+),处于M点时溶液呈中性 |
B.图②表示2SO2(g)+O2(g) ![]() |
C.图③表示2NH3(g)![]() |
D.图④表示AgCl(s)![]() |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应用普遍的化学电池,新型液流式铅酸蓄电池以可溶性的甲基磺酸铅为电解质,电池总反应为:Pb+PbO2+4H+2Pb2++2H2O。下列有关新型液流式铅酸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 |
B.充放电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 |
C.以该电池电解NaCl溶液时,当消耗207gPb时,在阳极生成Cl222.4L |
D.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Pb 2++2e-+4OH﹣=PbO2+2H2O |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A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A)=10-2.294
D.30℃时,B点对应状态的υ(正))<υ(逆)
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正在开发一项使用镍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的新技术。实验室模拟该过程的反应如下:CO2(g)+4H2(g)CH4(g)+2H2O(g),向一个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在300℃下发生上述反应,10min后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O2 0.2 mol•L-1,H2 0.8 mol·L-1,CH4 0.8 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υ(H2)=0.16mol•L-1•min-1 |
B.容器体积扩大为4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C.向体系中再充入1molH2,CO2的转化率增大 |
D.此条件下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K=25 |
在1 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 mol•L-1和1.5 mol•L-1,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 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 mol |
B.反应后产生13.44 L H2(标准状况) |
C.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 mol |
D.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