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区域发展到工业化阶段,表现为
①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②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且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③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增长态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A.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B.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C.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关于乙、丙两地的正确判断是:

A.乙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B.乙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林带
C.丙处附近纬度太高,不利于渔场形成 D.丙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010年7月3日一支科学考察队去某地考察,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进行定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一般可用于:

A.两地相对高度的测量 B.森林火灾的监测 C.我国自然带的划分 D.粮食产量的评估

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计算出各项数据,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表格中数据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我国热带地区单位面积的可承载人口量最大
B.我国可承载人口量最大的地区是亚热带
C.青藏区单位面积生物量最小
D.各潜力区年生物量与可承载人口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根据表格中信息分析,影响年生物量的因素最不可能的是:

A.热量条件 B.土地面积 C.可承载人口 D.水分状况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1、图2,回答下列各题。

图1是观察者从图2中①②③④哪一个视角看到的地球昼夜分布状况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所示时刻,观测者看到太阳位于其天空南偏东30度,则该观测者所在地经度及地球上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

A.105ºE 多一半 B.0º少一半
C.30ºW各一半 D.165ºE多一半

若图1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为极圈,该日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向东北 B.向西南 C.向东南 D.向西北

图为我国湖北荆江某河段的河道分布与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有人说“万里长江富在荆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是因为

A.九省通衢地上悬河 B.鱼米之乡九曲回肠
C.鄱阳湖畔赤壁战场 D.黄金水道险滩密布

历史上,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稀少和流水作用 B.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C.地形平坦和流水作用 D.地壳变动和人类活动

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修建了荆江大堤 ②大量采挖河沙 ③进行河道的截弯取直
④增加农业灌溉用水 ⑤建设防护林工程 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