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问题。
表1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年份
种植面积(万h㎡)
 总产量(万t)
    1979
    18.0
    896.0
    1980
    360.6
    16335.2
    1999
    1335.0
    40513.5
    2000
    1523.7
    42399.7

表2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区域
    1980年
    1999年
大城市郊区
    70%
    20%
其他农区
    30%
    80%

1979--2000年我国蔬菜

A.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一高的变化
C.城市对蔬菜的需求量减少
D.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
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水资源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可对其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B.水资源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
C.水资源具有巨大的环境价值
D.水资源具有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下列行为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 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黄土高原退耕还林 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2009国际天文年是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全球性活动,希望通过天文观察,激发个人的探索发现精神。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的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及方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太阳于方位①处落下时,该地当天的昼长为

A.9小时 B.12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当太阳于方位②处落下时,某人在正午时刻测得其身高恰好与影长相等,则该地是

A.准噶尔盆地 B.青藏高原 C.横断山区 D.三江平原

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图。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

A.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B.随经济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  D.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