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
A B
(2)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有机质分解和 再循环旺盛, 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3)雨林生态系统中,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内,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 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东欧地区地貌比较单一,以东欧平原为主,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自然资源丰富,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顿河因其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所以在世界上享有“静静的顿河”美誉。分析成因。
(2)分析里海水域渔业资源逐年减少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土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并分析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环境保护】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研究数据显示,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受外来源的贡献率达30%~40%,氮氧化物为12%~20%,可吸入颗粒物为16%~26%,区域内城市大气污染积累过程呈现明显的同步性,重污染天气一般在一天内先后出现。城市间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成为必要。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中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的主要推手是
A.径流输送 | B.大气环流 |
C.商品交换 | D.人口流动 |
(3)读图,简要描述我国pm2.5监测的发展变化特点。
(4)为了减少灰霾天气的出现,减轻空气污染,请你提供合理的建议。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与多个省份接壤,嘉陵江,长江等河流穿城而过,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素有“山城”、“雾都”之称,自古是我国西南重镇,拥有熔巴渝文化、“都文化”、民族文化、三峡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色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座旅游城市。
(1)该城市吸引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在三峡旅游区旅行,选择最好的出行方式是___________。
A.汽车 | B.火车 | C.飞机 | D.轮船 |
(3)简述重庆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4)试分析重庆今后的发展将采取措施。
【城乡规划】下图为“某近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总体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团之间安排有农田和绿地,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
(2)C、E两个组团均为新区,若在其中规划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请任选一个区域对比分析其有利和不利的条件。
(3)水厂2和3(图中水2、水3处)、污水处理厂2(图中污2处)均为新规划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图)。
(1)简述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2分)
(2)分析我国近海渔场形成原因。(4分)
(3)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