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日15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太阳直射点位于 ( )
A.0° | B.20°N |
C.20°S | D.23°26′N |
甲地昼长时间为 ( )
A.8小时 | B.10小时 |
C.14小时 | D.16小时 |
若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但乙地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
B.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 |
D.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
从农业市场的技术条件来看
A.亚洲的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科技水平较高 |
B.阿根廷的牧牛业科技水平最低 |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水平先进 |
D.墨累-达令盆地科技水平较低 |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人均耕地多 | B.水热条件好 |
C.工业基础强 | D.科技水平高 |
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
B.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大 |
C.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
下图示意1995~2005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据图示信息可推测,在1995~2005年间我国
A.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 |
B.城市总人口数明显减少 |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
D.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 |
图示趋势可能导致我国城市
A.老龄化严重 | B.热岛效应加剧 |
C.就业压力增大 | D.土地供应紧张 |
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 B.工业用地 |
C.道路用地 | D.绿地用地 |
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 B.发展高技术工业 |
C.加强交通建设 | D.美化城市环境 |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甲——地价上涨 乙——交通拥挤 丙——各类产业迁出 |
B.甲——交通拥挤 乙——地价上涨 丙——各类产业迁出 |
C.甲——各类产业迁出 乙——交通拥挤 丙——地价上涨 |
D.甲——地价上涨 乙——各类产业迁出 丙——交通拥挤 |
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 | 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 |
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 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