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土司制度的活化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南德宏南甸宣抚司署。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是指 ( )
| A.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
| B.平定西南地区宣慰司的叛乱 |
| C.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衙门,改由朝廷任命的官员统治 |
| D.对西南地区实行地方土司和中央委派官员共同管理 |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在当时是指()
| A.仁者爱人 | B.君主法治 |
| C.礼乐制度 | D.三纲五常 |
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琳宅和曹义宅。长安东市也有私人住宅。这反映出唐朝()
| A.市出现商住复合功能 | B.市的娱乐功能不断加强 |
| C.政府加强对市的监管 | D.城市布局强调天人合一 |
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 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
| 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
| 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
| 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
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的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 A.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
|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
美裔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说:“封建制,根据西方学者的传统解释,它只是一种管理的方式。在这种管理方式之下,政治属从的关系只是皇帝(国王)与诸侯、诸侯与附庸的关系,政府与人民之间无直接关系;农民只附属于土地,而土地则是附庸、诸侯或(直属于)皇帝(国王)的私产。”上述文字中涉及到的制度有()
①宗法制②分封制③郡县制④井田制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