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据此完成问题。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
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
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
D.④禁止过度开垦,大力倡导退耕还牧 |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超过98%,但粮食安全压力仍然很大,主要原因是 ( )
①耕地面积减少
②粮食种植成本上升
③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
④城市化水平提升,农业从业人员减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 )
①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②耕地面积减小
③粮食产量持续减少 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读某日太阳光照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当天的白昼为10小时 |
B.B地的白昼长度大于C地 |
C.D地此时太阳高度为90度 |
D.A地此时为16点 |
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为北半球 |
B.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C.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
D.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图示时间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为( )
A.冬至日 | B.夏至日 | C.春分日 | D.秋分日 |
A点的日落时间是( )
A.16:00 | B.4:00 | C.16:30 | D.16:15 |
A点的昼长是( )
A.9小时 | B.8小时30分 | C.10小时 | D.8小时 |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是6º34' |
B.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是23º26' |
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一年中的最小 |
D.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乙>丙>甲 |
图中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时间8:00 | B.世界标准时18:00 |
C.伦敦处于正午 | D.旧金山(西八区)处于黑夜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A=C<B<D B.A=C>B>D
C.A=D<B<C D.A=D>B>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 B.30°N。30°W | C.0°、120°E | D.0°、0° |
从冬至日到夏至日()
A.赤道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
B.赤道以北的地区白昼越来越长 |
C.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 |
D.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