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问题。

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河流的含沙量大
C.河流的汛期长   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A.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
B.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城市某干道市区往返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30-31题。

图中a、b两曲线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下列时段中,此干道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是

A.06:00-08:00 B.18:00-20:00   
C.13:00-15:00 D.22:00-02:00

读我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当地生产量/当地需求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完成28-29题。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哪一条

A.Ⅰ B.Ⅱ C.Ⅲ D.Ⅳ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下图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 B.气候 C.资源 D.地形

读“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距平变化图”,据此回答24-26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A.有冷暖期交替现象 B.气温呈波动变化
C.气温呈持续升高 D.气温升高先慢后快

图示时间段内的气候变化属于

A.前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B.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C.历史时期以1万年为尺度的气候变化
D.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某企业在四个地区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该企业从事

A.啤酒生产 B.汽车生产
C.钢铁生产 D.电子产品生产

该企业的生产工厂分散在图中四个地区的主要原因

A.接近劳动力廉价地区 B.接近能源基地
C.接近原料产地 D.接近消费市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