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2分)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1分)

A.地势平坦开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4分)
(4)填写下表,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分)

限制性因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
(2)简要说明洱海的水文特征。

如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题。

(1)据图信息推测该地气候类型。简析7月份前后降水最少的原因。
(2)分析该地径流量最大值滞后于降水量最大值的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 7 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1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
(2)说出材料2图中甲由 A 地经戴云山、 B 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1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读漫画“现代女娲补天”,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现代“女娲”为何要补天?现代“女娲”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补天?(4分)
(2)出现此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2分)
(3)现代“女娲”在补天的同时,还要将天“变薄”,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是现代“女娲”,请你谈谈如何将天“变薄”?(6分)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纬度
年降水量(毫米)
大洋
大陆
全球
北纬60°~50°
1123
488
767
北纬50°~40°
1351
513
912
北纬40。~30~
1307
588
885
北纬30°~20°
897
676
814
北纬20°~10°
1253
815
1138

(1)通过表中所给数值,分析北半球降水的分布规律。(6分)
(2)北纬30°~20°的大洋降水与其他纬度大洋降水相比偏少,试分析其原因。(2分)
(3)与上题所述大洋降水偏少相比,同一纬度大陆降水却偏多,试分析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