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 |
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 |
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
D.方法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
下列是大肠杆菌某些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形成新的基因型 |
B.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体进行DNA复制的过程中 |
C.染色体畸变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内,是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 |
D.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染色体畸变属于细胞水平上的变化 |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不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 |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
C.大脑皮层韦尼克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理解语言 |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有关 |
呆小症的病因是患者在婴幼儿时期缺乏( )
A.生长激素 | B.性激素 | C.甲状腺激素 | D.抗利尿激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