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1981年为56.7%,1988年为51.4%,1992年为48%,2006年降低到38. 2%,2010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6.7%。这种变化表明,城镇居民
A.用在家庭食品消费方面的支出逐步减少 |
B.必须注意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C.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
D.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
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致使多名工人患上职业病——尘肺。该公司( )
A.侵害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 |
B.侵害了劳动者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
C.侵害了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
D.侵害了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
某公司向社会公开征集商标创意作品,小明设计制作的一款作品入选并被该公司使用,
获得l万元报酬。小明获得的报酬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 D.资本所得收入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这段歌词表明( )
A.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C.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近年来,美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数量快速增加,已有4000多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6万,是六年前的8倍。高校选修汉语的学生人数稳步上升,奥巴马总统关于未来四年内l0万美国学生留学中国的倡议正在组织落实。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点②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③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教育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福建省委在省的第九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福建精神的提出凝聚了广大民众的智慧,新时期“福建精神”是福建发展之魂,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共创美好海西的精神动力。这表明( )
①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④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