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乙]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揣摩品味甲乙两段文字中画线的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雪飘(形象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
B.惟余莽莽(运用叠音,读起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描绘北国的壮丽景象,蕴涵着磅礴的气象) |
C.北风卷地百草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 |
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
乙文中的下列诗句与甲文写景视觉角度相近的一项是()
A.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B.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划线的四个句子赏析不够恰切的一句是()
A.第①句赋予雪中的高原以动态的美感,犹如艺术表演和体育运动,或舒展柔美,或奔腾壮烈,显出奔放活泼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
B.第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特别艳丽多姿。作者调配了两种反差很大的色彩,点染修饰,显得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充满了青春气息。 |
C.第③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飞雪之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犹如梨花盛开的奇异景象。“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出了诗人对边塞奇景既好奇又留恋的真情实感。 |
D.第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色,用“愁”“惨”修饰形容,感情色彩十分强烈,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势。 |
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
最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下面两个句子都写“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a、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李清照的词,具有女性独有的细腻,这使她成为派的代表。这位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其词的内容虽然没有摆脱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但在南渡后,她的词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际遇的深沉伤感。她的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严肃而深刻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的妩媚不实的气氛,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灵的意境,使她最终成为宋代词坛的杰出女作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由朱自清《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会想到本诗中的哪句诗?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整首诗描写早春景色,为何末尾句又写到“烟柳满皇都”的景色?
古诗赏析
新凉徐玑①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的景象。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观祈雨 李约(唐代)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①前。
朱门②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③管弦。
注:①水庙:指龙王庙。②朱门:红漆大门,指富豪人家。③咽:凝塞。指乐器受潮音阻。请你说说诗歌前两句具体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