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
|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
|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
|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
|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
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 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 B.物美价廉的商品 |
| C.先进的通讯手段 |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
|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美梦 |
|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 |
| C.商业危机-东西通商要道的断绝-商品价格猛增 |
|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
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图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
|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 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 |
| 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 |
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
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
| B.“扬一益二”(扬州的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 |
| C.“苏湖熟,天下足” |
|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