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很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原因应该是( )
|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 |
| 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
|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
|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 |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 B.美国20世纪3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
| C.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D.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这一政策
|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
|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
|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
|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
列宁认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
| C.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 D.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A.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 D.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
近代中国的广大内陆地区仍然使用竹排或牛羊皮筏子等原始工具运输载客,而不用轮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影响程度不同 | B.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
| C.地理环境不同 | D.人们思想意识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