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①负责管理军事   ②负责监察百官   ③掌管律令 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反映的情景应是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国著名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西方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的根本动力是

A.科技革命的全面开展     B.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C.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     D.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

《全球通史》中写道:“l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l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迅猛 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据《南浔丝市行》记载:“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得以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新式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