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成为新的社会俗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②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③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 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84年3月24 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企业可以自主支配所生产的产品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A.阶级斗争为纲 | B.抛弃“左倾错误”,实现拨乱反正 |
C.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D.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C.这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D.经济建设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A.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 |
B.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C.决定实行对外开放 |
D.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