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N/m;当弹簧受F=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m.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
A.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量程0.6A)
C.电压表(量程3V)
D.开关S和若干导线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允许最大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0Ω,允许最大电流0.5A)
G.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2000Ω,允许最大电流0.1A)
(1)按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R1”“R2”或“R3”)。
(2)图乙电路中部分导线已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要求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最左端时,其使用电阻值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的示数。用同样方法测量多组数据,将实验测得的数据标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图中,请作出UI图线,由此求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所得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在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答案只填字母)
(1)已知小灯泡的电阻较小,并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则应选电路 。
(2)在下面的伏安特性曲线中,比较符合事实的是 。
某同学做“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
(1)他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右图中给出了做实验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请你按电路图把它们连成实验电路。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象,如图所示,蓄电池的电动势E=_V,内电阻r=__Ω。
(3)这位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了误差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
B.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
C.实验测出的电动势小于真实值 |
D.实验测出的内阻大于真实值 |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金属丝的有效长度l,再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某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则这次测量的读数D=_____mm。
(2)为了合理选择实验方案和器材,首先使用欧姆表(´1挡)粗测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阻值R。欧姆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金属丝两端连接,某次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则这次测量的读数R=_______Ω。
(3)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准确测量金属丝的阻值。为了安全、准确、方便地完成实验,除电源(电动势为4V,内阻很小)、待测电阻丝、导线、开关外,电压表应选用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3kΩ)
B.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15kΩ)
C.电流表A1(量程600mA,内阻约1Ω)
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2Ω)
E.滑动变阻器R1(总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为100Ω,额定电流2A)
(4)若采用图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压表的左端应与电路中的___点相连(选填“a”或“b”)。
图1是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图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转动,由线圈引出的导线
和
分别与两个跟线圈一起绕OO′转动的金属圈环相连接,金属圈环又分别与两个固定的电刷保持滑动接触,这样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就可以保持和外电阻
形成闭合电路。图2是线圈的正视图,导线
和
分别用它们的横截面来表示。已知
长度为
,
长度为
,线圈以恒定角速度
逆时针转动。(共N匝线圈)
(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推导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表达式;
(2)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如图3所示,写出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的表达式;
(3)若线圈电阻为r,求电阻R两端测得的电压,线圈每转动一周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其他电阻均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