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府权力交接仪式。这说明( )
|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
| C.英国王室可以替代内阁和首相 | D.英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
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 B.“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
| C.“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
| D.“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下列各项中与此思想关联密切的是
| A.秦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 B.汉初休养生息 |
| C.唐初赋役制度改革 | D.宋朝奉行“不抑兼并”政策 |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侧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伸舒断案时认为: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
案反映了西汉时期
|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 B.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法律之中 |
|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
《史记》记载,汉景帝时,太后“好黄老之言,不说(悦)儒术”,景帝“读黄帝、老子,尊其术”。但武帝即位后,便罢百家、尊儒术。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汉朝国力的强大 | B.汉武帝的个人爱好 |
| C.太后景帝的去世 | D.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学 |
公元前119年,“骞因分遣副使使身毒(古印度的别译)及诸帝国”;“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羁,皆以白玉作之”。(《史记》、《西京杂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中印两国都是历史上的文明古国②中印两国很早就有交往,历史悠久
③佛教在中印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④早在西汉时就有中印交往的明确记载
| A.②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