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
A.微量高效 |
B.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特定器官 |
C.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
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
有实验表明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中具有一些相同的蛋白质,而且这类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在内质网膜中含量较多,在高尔基体膜中的含量介于二者之间。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这类蛋白质的分布说明细胞膜是由内质网膜直接转化而来 |
B.这类蛋白质的分布说明同一细胞中不同生物膜的成分、结构相同 |
C.这类蛋白质的分布说明高尔基体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
D.这类蛋白质的分布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
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过程利用ATP供能,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对此过程的不正确说法是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
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
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D.这一过程可能和细胞膜内外电位差的产生有关 |
取两种不同的海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再将它们掺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那么,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核 |
B.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
C.细胞膜 |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
下图为氨基酸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变化情况,其中①和④各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A.血红蛋白,乳酸 |
B.酶和激素,酒精和CO2 |
C.酶和激素,CO2和H2O |
D.血红蛋白,酒精和CO2 |
实验中,一只供水充足但缺少食物的羊,在饥饿致死前一段时间,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脂肪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
B.蛋白质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
C.脂肪转变成糖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
D.蛋白质分解供能时,通过脱氨基作用等产生了大量的尿素需要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