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A.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 |
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
C.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
同,据图回答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日12时 | B.7日12时 |
C.6日24时 | D.5日12时 |
下图中横线为20°纬线,A处以东为海洋,B、C之间和D、E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则A、C、E三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受信风影响炎热干燥
C.受寒流影响降水少 D.受暖流的影响降水多
西北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加快的自然因素是 ()
A.放牧的粗放 |
B.远离海洋、降水少 |
C.易发生虫害和鼠害 |
D.毁林和开垦草原 |
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 B.控制城市规模 |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D.优先发展工业 |
自然界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常用环流模式图来表示。读图完成21—23题。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乙表示地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代表陆地 |
B.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
C.环节④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D.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
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 甲、乙表示地表,则甲处的自然景观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景观 | B.热带草原景观![]() |
C.热带荒漠景观 | D.热带季雨林景观 |
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环节③为()
A.北太平洋暖流 | B.秘鲁寒流 |
C.日本暖流 | D.加利福尼亚寒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