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少的。

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氧、臭氧 B.氮、氧 C.氧、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臭氧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朝鲜半岛及附近海域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与朝鲜关系可用“一衣带水”形容,其中“水”是指()

A.鸭绿江 B.黑龙江
C.黄海 D.东海

影响半岛中部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地形
C.季风 D.太阳辐射

关于朝鲜半岛,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
B.属于季风气候,南部呈现明显的海洋性
C.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D.南北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方面差别大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非洲、欧洲
C.非洲、欧洲、亚洲 D.非洲、亚洲、欧洲

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
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②平均海拔低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④地广人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读某河流相关资料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图中甲时期河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关于图中乙时期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减少 B.大气降水最少
C.温度升高,蒸发旺盛 D.农业耗水量增加

图为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图中底部椭圆表示地平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题设中“某地”可能是()

A.摩尔曼斯克 B.伦敦
C.火地岛 D.南极中山站

题设中“某日”最可能属于()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若地球上另一观察点A地昼长与图示昼长一致,则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A.0°~90° B.0°~46°52′
C.0°~23°26′ D.23°26′~46°52′

许多深奥复杂的地理原理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来帮助理解。根据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打开阀门后,会看到()

A.蓝色盐水在上面横管中向右流
B.红色盐水在上面横管中向左流
C.蓝色盐水在下面横管中向右流
D.两边的盐水保持相对静止

此实验有助于解释什么地理原理或现象()

A.热力环流 B.海洋密度流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物质循环

利用该实验演绎上述地理原理或现象,不足之处是()

A.两边的盐水浓度差异太小 B.两边的盐水颜色对比太大
C.两边的盐水浓度差异太大 D.两边的盐水最终会相对静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