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
松江府 |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
苏州府 |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
嘉兴府 |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
湖州府 |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
①商品经济发达②纺织业发展③资本主义萌芽④自然经济解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宋人叶梦得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宋代杭州雕版印刷业水平最高 | B.宋代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 |
C.宋代印刷业出现竞争之势 | D.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
《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种现象
A.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 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 | 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
《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 ,天下闻之,莫敢不服”。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A.水利事业发达 | B.青铜铸造业发达 | C.铁器应用于军事 | D.铁农具普遍使用 |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
B.金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
C.隶书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 |
D.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笔画平直稳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