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的阴影部分为某自然带的分布地区,据此回答问题。
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洋流性质 | D.地形地势 |
下列地理过程最能反映该自然带地理特征的是:( )
| 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 |
|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 |
| C.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
| D.干旱缺水→过度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 |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
|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
|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
|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
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
| A.②吹向① | B.④吹向⑤ |
| C.⑤吹向④ | D.④吹向② |
读“某地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以下问题。
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距离0.7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
| A.70 m,50 m | B.140 m,100 m |
| C.140 m,150 m | D.700 m,150 m |
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一个火情监测点,最好选( )
| A.戊点 | B.己点 |
| C.庚点 | D.辛点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
| B.甲、乙、丙、丁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上、150米以下 |
| C.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
| D.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最易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 A.从乙到丙 | B.从丁到乙 |
| C.从戊到甲 | D.从丁到戊 |
读“华北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自然植被生长较好的地点是()
| A.a | B.b | C.c | D.d |
图中四个地点中适宜建设火情瞭望台的是( )
| A.a | B.b | C.c | D.d |
下图为“某海岛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 B.降水西多东少 |
| C.径流季节变化大 | D.南北距离约10千米 |
该岛最高处的海拔可能是( )
| A.96米 | B.108米 |
| C.152米 | D.17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