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地球上的许多自然景观正在消失,人们越来越希望赶在它们消失之前再去游览一番,“末日游”悄然兴起。
马尔代夫,名字正是印地文“花环”之意,白净的沙滩、清澈的海洋、色彩丰富的珊瑚礁,多变的海底景色,赢得“地球上最后的仙境”的美誉。不过一个残酷的事实是,马尔代夫的美景全部位于低海拔,全国平均高度仅高出海面1.5米,八成的国土不高于1米。如果联合国对全球暖化下海面上升速度计算准确的话,最快一个世纪这些岛屿将被海水逐一吞噬。面对这“地球上最后的仙境”,马尔代夫成为“末日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马尔代夫的每个岛屿都由一个酒店经营商独立开发,所以“一岛一饭店”就成了其特有的旅游文化。大部分岛屿都主打“沙滩木屋”和“水上木屋”的旅游牌,所谓“水上木屋”就是直接建在海上的小屋,屋边有阶梯,可随时走下小屋,坐在海水中,望着白云蓝天或繁星夜空,感受重归自然的安静。
另外,马尔代夫千余个岛屿中只有200多个岛屿有人居住,其余全是无人岛,喜欢享受孤独的游客可前往这些无人荒岛寻幽探秘,体验一下自由奔放的原始风情。
分析马尔代夫成为“末日游”的主要目的地的原因。
18.读“美国本土老年人迁移方向(1955—1960年)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迁移。这些地区的优势条件是。
(2)图中迁出地区主要是美国的区。从这些地区迁出的原因是。
(3)美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是属于人口迁移,引起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受和因素的影响。
51.下面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的地区约占全球范围的。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2)等太阳高度线C的数值是,D点的经纬度位置为。
(3)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约有多少千米?(写出推理和计算过程)
(4)下面的四幅日照图中,日期与上图最接近的是。
读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甲图所示国家是________;乙图所示国家是________。按照其生产力水平,它们均属________国家,在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2)根据图示,两国均利用本国丰富的________(矿产)资源出口矿石,并建立了本国的________工业。甲图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________ (填数码)是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乙图⑤⑥⑦⑧四个城市中,(填数码)为自由贸易区和电子工业中心。
(3)两国地形特点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地形判断,北部靠近板块边缘的是________图所示的国家。
(4)按温度带划分,两国绝大部分都位于________带,但甲图所示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而乙图所示国家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
(5)在发展耕作业方面,两国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甲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乙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两国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项选择)
A.两国均已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
B.甲国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潜力大 |
C.甲国推行“绿色革命”,粮食大量出口 |
D.甲国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 |
E.乙国咖啡、甘蔗、黄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F.乙国与邻国共同建有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上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沿岸的狭长地带。
(2)日本工业属于典型的加工贸易型,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主要有( )
①技术密集型工业 ②劳动密集型工业 ③能耗高的工业④产品容易运输的工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④ |
(4)字母G处是著名的_______渔场,它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简述日本渔业发达的社会条件:_______。
下图表示某公司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a、b两国为发展中国家,c、d为发达国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Ⅰ阶段,该企业向a国进行产业转移,其主要原因是利用a国的 _______ 。
(2)在Ⅱ阶段,该企业向b、c、d三国也进行了产业转移,其主要因素是 ________ 。
(3)该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_ 。
(4)在该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推动了世界经济联系的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