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 mol/L的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 mol/L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  )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H3(H2O)
浓硫酸
洗气
B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C
Cl2(HCl)
NaOH溶液
洗气
D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B.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
C.若X、Y都是金属单质,则Z必为非金属单质
D.若X、Y都为非金属单质,则Z必为金属单质

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NH3气和Cl2气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N2气和NH4Cl固体,则反应前后容器中的压强比接近于

A.1∶11 B.11∶1 C.7∶11 D.11∶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

下列实验现象、操作或反应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操作或反应
解释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不滴落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吸附作用
B.向滴有稀硫酸的热淀粉液中滴加碘水,液体呈蓝色
淀粉在此条件下未水解
C.向盛有足量Zn和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形成锌铜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
D.鸡蛋清溶液遇乙酸铅溶液会产生沉淀
蛋白质发生盐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