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既是钾盐又是无氧酸盐的是
A.KCl | B.K2SO4 | C.Na2CO3 | D.KOH |
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
①0.01 molCH3COOH溶液②0.01 mol
的盐酸
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
B.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
C.将①④混合,若c(CH3COO-)> 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 |
D.将四份溶液分别稀释到原体积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蓝色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氧化产物 |
B.当有22.4 L SO2参加反应时,有2NA个电子发生转移 |
C.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
D.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
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暗,且受热易燃烧,遇水很快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有+3和+4,氧化性:Ce4+>Fe3+)
A.电解熔融CeO2制Ce时,铈在阳极获得 |
B.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4HI=CeI4+2H2↑ |
C.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Ce3++2Fe3+ |
D.Ce有四种稳定的核素嚣![]() |
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其中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L层电子数为,M层电子数为
,W与Z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
B.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W>Z |
C.RY2、WY2通入BaCl2溶液中均有向色沉淀生成 |
D.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且熔沸点高 |
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2,加入足量NaOH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CO2+2OH-=CO32-+H2O |
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2Al3++3CO32-+3H2O=2Al(OH)3↓+3CO2↑ |
C.若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盐酸,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 |
D.上述过程中总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且有一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