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如下几个离子方程式①CaCO3+2H+===Ca2++H2O+CO2↑②H++CO32—===HCO3— ③CO2+H2O+ClO-===HClO+HCO3— ④CO32—+HSO3—===HCO3—+SO32—,由此得出的如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CO32—与H+、Ca2+不能大量共存 | B.H2CO3的酸性比HClO强,比H2SO3弱 |
C.H2SO3是一种强酸 | D.H2CO3、HClO都属于弱酸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过滤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 |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配制溶液浓度 |
C.向含有少量Ca(OH)2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饱和MgCl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可达到除去Mg(OH)2中的少量Ca(OH)2的目的 |
D.将金属钠投入到足量CuSO4溶液中,静置后溶液质量增加 |
用于制取、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X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的氧化物与W的氧化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B.X、Z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溶液中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稀溶液的氧化性:W<Z |
D.Y原子的半径比W原子的半径大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洁净的铁钉在浓硝酸中浸泡片刻,蒸馏水冲洗后,再放入CuSO4溶液 |
铁钉表面无红色物质生成 |
铁钉在浓硝酸中已钝化 |
B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NaOH溶液,再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附近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X中肯定无NH4+ |
C |
向PbO2中滴入浓盐酸 |
有黄绿色气体 |
PbO2具有还原性 |
D |
向溶液X 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红 |
溶液X中一定含有Fe2+ |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
X |
Y |
Z |
箭头上所标数字为反应条件,各选项中部分条件为: |
A |
Al |
Al2O3 |
Al(OH)3 |
①与O2反应③加热 |
B |
NaCl |
NaHCO3 |
Na2CO3 |
①通入足量CO2 |
C |
N2 |
NO2 |
HNO3 |
①加热③通NH3 |
D |
C |
CO |
CO2 |
③Mg点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