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每空两分)某同学用0.10 mol/L的HCl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其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HCl溶液注入锥形瓶,同时滴加2-3滴酚酞试液; |
B.用0.10 mol/L的HCl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
C.把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 |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后,将待测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距离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 |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以上操作1—2 次;
G.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下边,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加入l滴碱液后溶液颜色突变并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为止,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的刻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 →C→ →B→ → → __ 。
(1) G步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是的作用是 。
(3)D步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 ,尖嘴部分应 。
(4)滴定终点读数时,如果仰视液面,读出的数值 ,若滴定前平视读数则由此计算得到的NaOH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3.(10分)下表是某超市出售的加碘食盐的有关说明:
精制盐、碘酸钾 |
|
含碘量 |
45±5mg/kg |
储藏方法 |
通风、防潮 |
食用方法 |
根据烹调所需适量加入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通过实验检验该碘盐中是否含碘:
(1)首先取该食盐样品配制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向200 mL蒸馏水中加入75.0g该食盐样品,加热并搅拌,直到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已知室温条件下氯化钠溶解度为36 g)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铁圈、____________、烧杯和玻璃棒。冷却至室温过程中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则证明其为饱和溶液。
(2)甲同学先向该饱和食盐溶液中加入1mol/L的KI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然后加入0.1mol/L稀硫酸,振荡,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请在下图中画出参加反应的IO3—的物质的量和析出的I2单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他提出如下假设:空气中的氧气可能参与反应,使溶液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假设是否正确:
。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图1、2装置测定某种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夹持装置已略去。
提供的试剂:研细的钙片粉末(钙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2mol/L 盐酸、5%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aHCO3溶液和蒸馏水。
图1图2
实验过程:
I.检查两套装置的气密性。
II.在A、C的右边加入0.25 g钙片粉末,左边加入3 mL 2mol/L盐酸,塞紧塞子。在B、E中均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如图所示,记下量气管读数。
Ⅲ.将A、C倾斜,使液体与固体混合,实验结束并冷却后读出量气管读数,测得 B中收集到的气体为41.90 mL,E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39.20 mL(以上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I中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中加入的试剂为。
(3)实验前左右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读数时右管的液面高于左管的液面,
应进行的操作是。
(4)图2实验所得钙片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图1实验比图2实验所得钙片中的碳酸钙含量偏高,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偏高的原因:。
实验室需要用0.1mol/LNaOH溶液450mL,根据溶液配制和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
。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称量的NaOH的质量为g。
(3)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共10分)如图,在试管a中先加入2mL95%的乙醇,边摇动边缓缓加入5mL浓H2SO4并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g无水醋酸钠,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7mL饱和碳酸钠溶液。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写出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加入浓H2SO4的目的是。
(3)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1)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 编号 |
实验目的 |
T/K |
pH |
c/10-3mol·L-1 |
|
H2O2 |
Fe2+ |
||||
① |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
298 |
3 |
6.0 |
0.30 |
② |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
||||
③ |
298 |
10 |
6.0 |
0.30 |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2)请根据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p—CP)= mol·L-1·s-1。
[解释与结论]
(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该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如接近100℃)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
[思考与交流](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