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图I、II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
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I、II两种类型,比例为1:3 |
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
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 -a)/2 |
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l-2 |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
B.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溶胶 |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转运积累碘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
D.将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涨破 |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A16型和EV71型最为常见。以下关于肠道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肠道病毒的核酸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 |
B.肠道病毒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C.可用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的培养基培养肠道病毒 |
D.肠道病毒的外壳是利用宿主的氨基酸合成的,遗传物质的复制是利用宿主的核苷酸和酶 |
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①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
②同源染色体之间通过互换交换片段
③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④染色体缺失或增加片段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列有关卡尔文循环和柠檬酸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前者消耗ATP,固定CO2;后者分解有机物,释放CO2,生成ATP |
B.两者是在细胞内不同场所进行的可逆反应 |
C.前者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后者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
D.卡尔文循环和柠檬酸循环都不需要氧气直接参与 |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布表示光学显微镜下四种不同情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要将移动的微生物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
B.乙图中的物体经过目镜放大后的成像方向是↑ |
C.欲观察丙图中的“某细胞”,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
D.丁图中的实验可以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