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CH4O的结构式:![]() |
B.H2O2的电子式:![]() |
C.H2S电离的方程式为:H2S![]() |
D.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 |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熔点:Al>K>Na | B.微粒的半径:Cl﹣>Na+>Mg2+>A13+ |
C.热稳定性:HF>HCl>HBr>HI | D.仅结合质子能力:AlO2﹣>CO32﹣>F﹣ |
化学平衡状态I、II、III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编号 |
化学方程式 |
平衡常数 |
温度 |
|
979K |
1173K |
|||
I |
Fe(s)+CO2(g) ![]() |
K1 |
1.47 |
2.15 |
II |
CO(g)+H2O(g) ![]() |
K2 |
1.62 |
b |
III |
Fe(s)+H2O(g)![]() |
K3 |
a |
1.68 |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bB.增大压强,平衡状态II不移动
C.升高温度平衡状态III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反应II、III均为放热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将E(g)和F(g)充入体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并于5 min末达到平衡:2E(g)+F(g)2G(g)。有关数据如下:
E(g) |
F(g) |
G(g) |
|
初始浓度(mol•L-1) |
2.0 |
1.0 |
0 |
平衡浓度(mol•L-1) |
c1 |
c2 |
0.4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min内,v(E)=0.04 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E的浓度,则达平衡时E的转化率会增大
C.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时n(E)=3.0mol,则反应的△H>0
D.平衡后移走2.0 mol E和1.0 mol F,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G)<0.2 mol•L-1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M(s)+N(g)R(g) △H = -Q1 kJ·mol-1,②2R (g)+N(g)
2T (g) △H = -Q2 kJ·mol-1。 Q1、Q2、Q3均为正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R(g)的能量总和大于1 mol M(s)与1 mol N(g) 的能量总和 |
B.将2 mol R (g)与1 mol N(g)在该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Q2 kJ |
C.当1 mol M(s)完全转化为T (g)时(假定无热量损失),放出热量Q1+![]() |
D.M(g)+N(g)![]() |
甲、乙、丙三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
B.丙与C6H5OH都含有-OH,质谱图显示的质荷比最大值相差14,但不属于同系物 |
C.淀粉、油脂、有机玻璃等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D.乙的化学名称为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但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