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为我国南方山区某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统计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
1961年 |
2005年 |
耕地面积(km²) |
400 |
521 |
森林面积(%) |
36.79 |
20.46 |
气温年较差(℃) |
24.1 |
27.6 |
年降水量(mm) |
1369 |
1087 |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m³) |
7.1 |
8.2 |
水土流失面积(km²) |
61 |
108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1.9 |
人口(万人) |
41.5 |
60.1 |
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 | B.人均森林面积 |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 D.人均粮食产量 |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
D.森林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 |
读图,完成问题。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 B.55m | C.60m | D.65m |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 B.40m | C.90m | D.65m |
暑假,某地理小组在图6(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所示地区野外考察。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A.a |
B.b |
C.c |
D.d |
读冀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
A.a | B.b | C.c | D.d |
图中有四座小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座,应保留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某次地理夏令营活动的主办者策划了一次“寻宝”活动。在活动前,每位营员均会获得一张地图(图3)和一张瀑布照片(图4)。据此回答问题。图3中藏宝地及其相对于营地的方位是
A.甲,西北方 | B.乙,东北方 |
C.丙,西南方 | D.丁,东南方 |
为更好地欣赏瀑布美景,拟修建一处观瀑台。最佳选址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
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
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 |
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 |
地质队是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