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4分)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①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 ①篱落:篱笆。  ②蛱(jiá)蝶:蝴蝶。
诗中用梅子黄、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歌中侧面烘托是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本词的作者是(朝代)代著名的文学家(人名)。
请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所展现的画面。
谈谈本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上片一个“异”字统领了塞下秋景的特点,请结合词中的景物,描摹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图。
”是全词的核心部分,它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矛盾心理?

古诗阅读下边诗歌,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1~2题。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1.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 上片后两句式写执着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 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 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2.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
B. 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
C. 词的最后两句式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
D. 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