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 |
0~50 |
51~100 |
101~200 |
201~300 |
>300 |
空气质量状况 |
优 |
良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空气质量级别 |
I |
II |
III |
IV |
V |
2010年10月1日,苏州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60~82,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苏州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I级 优
B.II级 良
C.III级 轻度污染
D.V级 重度污染
用墨书写的字或绘的画能保存多年不褪色,是由于常温下碳( )
A.化学性质不活泼 | B.具有吸附性 | C.具有还原性 | D.具有氧化性 |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C.硬水过滤可变成软水 | D.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 |
某混合气体N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假设NaOH溶液可以完全吸收CO2)。
下表中是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据此推测气体N的组成结果正确的是: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
气体N的组成 |
|||
X中液体 |
Y中黑色粉末 |
Z中液体 |
||
A |
不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不浑浊 |
H2 |
B |
不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变浑浊 |
CO和CO2 |
C |
变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不浑浊 |
H2和CO2 |
D |
变浑浊 |
变成光亮的红色 |
变浑浊 |
H2和CO |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目的能够达到的是: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括号内是所用的药品或操作),你认为可行的是: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铁丝、银丝、硝酸铜溶液) |
B.鉴别固体:氧化铜、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点燃) |
D.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银粉(加入稀盐酸,洗涤,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