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物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指
①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②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④有了物质,就有了意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
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
C.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
D.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 |
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是( )
①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④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鲁宾逊流落到荒岛上,一心想回陆地,于是找到岛上最大的一棵树,制成独舟,他制作独舟的活动是否属于实践活动,有无社会性?正确的回答是 ( )
A.是实践活动,但无社会性,因为它是独立的个人活动。 |
B.不是实践活动,它不过是人的求生本能的表现 |
C.是实践活动,也具有社会性,因为他制作独舟的工具和技能都是社会赋予的 |
D.不是实践活动,因为它已经远离社会,回归自然 |
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这个比喻告诉我们 ( )
① 理想不是现实,二者是根本对立的
② 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③ 今天的理想必然转化为明天的现实
④ 理想的确立和形成,仅是理想通往现实之路的一个环节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目前我国城市实行“低保”应保尽保。但有些地方出现了“懒汉”吃“低保”的现象。有人戏称:生活靠“低保”,东逛西又跑,不流一滴汗,一日三餐饱。这种人的价值观属于( )
A.拜金主义价值观 | B.享乐主义价值观 |
C.个人主义价值观 | D.集体主义价值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