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该图是以______为中心的示意图。
(2) 弧MPN为______线,其中弧N P为______线。
(3) 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N地日落时间是______点;P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4) 在图示这天,龙台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______(最大值/最小值)。
(5) P在M地的______方向。
(6) 此时,地球公转到______(近、远)日点附近,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偏______。
(7) P地的地方时为______点,北京时间为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资料1: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资料2:G省地处云贵高原,下图和表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下图、表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表: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
坡度范围 |
<13° |
13°-17° |
17°-21° |
>21° |
地形坡度 |
-0.17 |
-0.73 |
-0.66 |
-0.24 |
土地开垦率 |
0.54 |
0.76 |
0.78 |
0.44 |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在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m的区间。
2.根据表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和;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填正确项字母)。
A. | 土地开垦过度 | B. | 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 C. | 降水丰富 | D. | 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
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填正确项字母)。
A. | 云贵高原 | B. | 珠江三角洲 | C. | 华北平原 | D. | 山东丘陵 |
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
读东北平原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A区域人口密度比B区域大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3)东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最大资源优势是。
(4)结合以上材料,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西部大开发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请你按这一要求,就下列地区的发展,谈谈你的设想。
这里是一片河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不受台风影响,亦无寒潮影响,常年花开果熟,茂密的森林中有野象出没,孔雀鸣啼,金丝猴追逐;居民住宅──高脚竹楼掩映在绿树花丛中。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出 C 山脉的名称。
(4)写出适宜 A、B、C 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珠江三角洲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塘中养鱼,基上种甘蔗、栽桑树或种果树,利用蚕粪、蔗叶等养鱼,塘泥肥田,构成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蔗基鱼塘、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和花基鱼塘。根据上面的材料,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生产有利的地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