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图中②表示的是
A.外力作用 | B.变质作用 |
C.上升、冷却凝固 | D.重熔再生 |
在我国浩瀚的文学海洋里,有许许多多描写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名词佳句,完成14~15题。“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
“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
B.说明了夏季风的影响范围 |
C.反映了玉门关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无杨柳树生长 |
读右图,在40°纬线附近有一条河流,P、Q位于河流的两侧,R为河口。完成8~9题。如果河流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处盐度夏季大于冬季 |
B.P处筑港的条件优于Q处 |
C.大陆沿岸有暖流流经 |
D.大陆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
河流两岸等高线图示正确的是
图为“某地某时刻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 |
B.②昼长达一年中最大 |
C.③地出现极夜现象 |
D.③在①的东北方向 |
若在②地竖一直立旗杆,此时旗杆影子应指向
A.西南 | B.西北 |
C.东南 | D.东北 |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6年3月21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的5米高的电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其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3~5题。
北京时间 |
11:30 |
11:35 |
11:40 |
11:45 |
11:50 |
11.55 |
12:00 |
12:05 |
影长(米) |
5.3 |
5.1 |
5 |
5.1 |
5.3 |
5.5 |
5.6 |
5.7 |
该校的地理位置是
A.60°N、125°E | B.30°N、115°E |
C.45°N、125°E | D.45°N、115°E |
该学校位于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黄土高原 | D.准噶尔盆地 |
该地区治理土壤肥力下降的最有效办法是
A.增施熟石灰 | B.加大化肥使用量 | C.秸秆还田 | D.深耕底土 |
2005年8月25日登陆新奥尔良的飓风“卡特里娜”,几乎横扫密西西比的海岸线,导致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无家可归,数以千计的人们死亡。2006年5月17日,强台风“珍珠”在我国沿海登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完成1~2题。“卡特里娜”飓风严重影响了世界物流和贸易,波及经济产业链。这次飓风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是
A.旅游业严重受挫
B.粮食市场出现危机
C.铁矿石供应紧张上图是某地有关台风“珍珠”过程曲线图,其中图示错误的是
A.气压 | B.降水量 | C.气温 | D.风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