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生:请问什么事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上边是苏格拉底和学生的对话,苏格拉底关于“善行”的话,表明

A.苏格拉底没有判断善恶的标准 B.善恶具有相对性
C.只要目的正确,恶行也可以理解 D.时间按没有善行与恶行之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格拉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商人信奉“我生不有命在天”;周人则强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德不失民,度不失事。”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是

A.西周是个以民为本的政权 B.科学发展打破了天命观念
C.社会经济发展瓦解奴隶制 D.夏商暴虐而亡的历史教训

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最大进步在于

A.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 B.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的声望
C.中央政府参与到选官过程中 D.突破官僚世家对选官的控制

韩非指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法之内……”这里,他特别强调的是

A.法律的权威性 B.君主制定法律
C.君臣均受法律制约 D.法律受制于君权

湖北省云梦县秦古墓出土的《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毒鱼鳖……”这表明秦统治者

A.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压迫 B.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
C.已有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D.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封建法律

古人有名有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一般情况下,人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至于平辈之间,或晚辈对长辈,则以字称呼。如刘备与曹操会面,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

A.备、操 B.备、孟德 C.玄德、操 D.玄德、孟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