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仿照下面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说出自己对微型小说的理解。
微型小说是一种艺术机智,一种艺术敏感,一种忽然抓住生活的某个场景、某个瞬间、某个侧面并表现出来的本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给下面一则消息加上标题。
今天11时至12 时,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穿”上最后一块膜“外衣”― 最后一片“ETFE ”膜被安装在“水立方”的“屋顶”。被蓝色“水泡”包裹的“冰块”建筑外观首次全景亮相。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通过安装在现场的6 台摄像机从6 个角度全程直播了这一历史时刻。在2008 年奥运会开幕倒计时的591 天,作为北京奥运三大标志建筑之一的“水立方”已经展示出完整的“奥运装”,转入内部设备安装和装修阶段。预计整个工程将于2007 年10 月全部完工。

某校高二年级举行了“是该推广私家车还是该发展公共交通”的辩论会,请用简洁的文字为正方(该推广私家车)或反方(该发展公共交通)拟写辩词。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60字。

请根据柳永的词句“烟柳画桥”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

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
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
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50字
例:翻开《水浒传》,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
翻开《史记》,苏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开《莎士比亚全集》,哈姆莱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许多学校大兴读书之风,积极营造书香氛围,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名著。这本是教育回归人文的一大幸事,但当今学生阅读的大多是“导读”、“概要”、“速读”之类的"快餐式"作品。对此,专家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名著阅读方式,其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
材料二:有识之士们早就对中小学生疏远经典名著感到痛心疾首,言谈中无法抑制对“浅阅读”的反感与痛斥。但是,凡存在的东西总有其合理的一面,中学生对经典的“浅阅读”也不例外。陶渊明就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也写道:“我告诉你,很多东西,不必细读,浏览一下就行了。”
(1)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