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现象突出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
C.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技高一筹

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国家

我国古代“重农”政策毋宁说是“集权主义”统治下一种“精明”的选择。集权国家的悲剧就在于明知“商”之不可抑,而不得不抑,“农”之必须重,而实难得其重。农、商在官僚体系过分介入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病态的生存状态。这—观点认为()

A.集权制度下商品经济难有发展
B.重农政策与集权统治密不可分
C.抑商政策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D.政局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

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计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C.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