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为了对罗马统治下的各种人实行有效的统治,罗马帝国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 A.习惯法 | B.《十二铜表法》 |
| C.公民法 | D.万民法 |
1943年3月为祭奠戴安澜,蒋介石在重庆献赠挽联。毛泽东在延安作诗道:“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国共两党都对戴安澜给予高度评价是因为他
| A.为实现民族的独立而战,堪称楷模 |
| B.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
| C.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敢,英勇牺牲 |
| D.用事实证明了黄埔精神优于武士道精神 |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 B.五四运动时期 |
| C.全面抗战时期 | D.国民革命时期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 B.北伐战争 |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己经成熟了。”陈独秀这是在解释和宣传
|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 |
| B.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
| C.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纲 |
|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20世纪初到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信中的“政治改革运动”
| A.首先爆发于上海 | B.使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
|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